实现人生价值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高中思想政治④生活与哲学学案(人教版)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价值
一、【探究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2)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 (4)如何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5)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
◇理解:(1) 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2)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3)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4)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5)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6) 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运用:(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分析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结合史实,分析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分析说明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3)联系实例,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4)分析说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
(1)使学生初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3)初步具有进行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能力以及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重点难点】
(1)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 (2)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价值 (3)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 (4)人民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
三、【合作初探】:
第一学时 本课学习内容自主探究(一)
第一框题 价值与价值观
(一)、人的价值
◇课堂探究1: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探究提示:(1)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
所谓哲学上的价值就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粮食、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物、房屋等具有满足人们穿、住需要的属性;书籍、艺术等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可见,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而这些具体的价值又可以概括为几个领域,即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这是具体事物、具体领域的价值。而哲学世界观领域的价值,是在具体价值的基础上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它比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更广泛、更抽象。这些具体领域的事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些领域的事物的属性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这一点是共同点。
(2)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如衣服、粮食、房子、车辆等物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音乐、电影、图书等精神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它们具有各自的属性。它们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就是哲学上的价值。
◇哲理结论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课堂探究2(P96):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
◇探究提示:不是一回事。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具有的积极意义,而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但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身也有需要。可见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哲理结论2: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层次(即贡献和索取)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
(2)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思维拓展:人的存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人,可以以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作为个体的人,又要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人的存在的双重性决定了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当然,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课堂探究3:有人认为,人富有价值就大,洋房、小汽车等都是价值的体现,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你是怎么看的呢?
◇探究提示: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非索取了多少。而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教材“相关链接”揭示了人类对价值问题的探索与追求,说明认识价值问题对人类的重要性。
◇哲理结论3: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课堂探究4(P97):想一想,人们在上述活动中形成的不同认识是受什么观念支配的?
◇探究提示:受人们业已形成的价值观的支配。
◇哲理结论4: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课堂探究5(P98):这位总经理所秉承的信念对他的经营产生了什么影响?
◇探究提示: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畅销不衰,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获得了巨大利润。
◇哲理结论5: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把握该知识点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二是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问题。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课堂探究6(P98):为什么正确的价值观往往同光明的未来和美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错误的价值观则容易与平庸和苟且为伍?
◇探究提示: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哲理结论6: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思维拓展:在这里应结合“课堂探究”把握一个道理,即价值观从性质上讲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不同性质的价值观所起的导向作用不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而言,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和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作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幸福观、家庭观和恋爱观,也决定着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教材设“专家点评”分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我们所倡导的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学时 本课学习内容自主探究(二)
第二框题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是否符合规律的角度看
◇课堂探究7(P99):谈谈你对“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理解。
◇探究提示: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反映了许衡正确认识和对待他人正当利益,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哲理结论7: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内涵。
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要不断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
(2)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
◇课堂探究8(P99):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许衡为什么会作出上述选择?
◇探究提示: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许衡在对能否摘梨问题上有着正确的价值判断,必然会作出“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从而不去摘梨的价值选择。
◇哲理结论8: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该知识点主要讲述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具备的第一个要求,即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体讲了两点,首先,指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的具体体现;然后,引出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否正确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结论。
可见,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思维拓展: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受客观规律的支配,其中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课堂探究9(P99):同样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什么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
◇探究提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因此,即使都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
◇哲理结论9: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历史性特征的内涵。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2)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点。一是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二是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具体情形。
教材“专家点评”以具体事例来论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从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角度看
◇课堂探究10(P100):(1)在这首诗中,农民的价值选择是什么?地主的价值选择是什么?
(2)为什么同时同地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
◇探究提示:(1)农民的价值选择是希望尽快下雨以缓解旱情;而地主们却害怕下雨以耽误了他们听歌看舞的享乐。
(2)造成他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地位的不同和各自需要的差异。
◇哲理结论10: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教材在这里主要强调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课堂探究11(P100):(1)谈谈你对上述不同选择的认识,分析他们各自选择的得失。
(2)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探究提示:(1)A的做法是道德品质低下的表现,必将遭到人们的谴责和唾弃。B的做法有一定的可行性,特别是在自己不会游泳的情况下不失为正确的选择,但可能会错过解救的良机。C的做法是典型的拜金主义的价值选择,惟利是图,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是极其错误的。D的做法在价值选择上是崇高的,是我们所倡导的。
(2)结合这一情景,谈出自己的做法。提倡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哲理结论1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
教材主要讲了两点,首先指出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即人们对同一问题作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我们必须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课堂探究12(P101):为什么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探究提示: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及衡量人们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决定的。
(1)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与否需要有一个根本衡量尺度。
(3)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该知识点的中心内容就是衡量人们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问题。
◇哲理结论12: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课堂探究13(P101):当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广大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该怎么做?
◇探究提示: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哲理结论13: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
这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因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2)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第三学时 本课学习内容自主探究(三)
第三框题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从创造的角度来看的
◇课堂探究14(P102):(1)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话.为什么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的人生看作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2)为什么有些人虽然有优裕的物质生活,还是觉得不开心、不幸福,甚至认为生活没有意义?
◇探究提示:(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一个人在劳动中为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2)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有些人虽然有优裕的物质生活,但如果不在劳动中创造价值,不能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
◇哲理结论14: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在这里主要阐释了为什么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共讲两点:
(1)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强。
(2)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3)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思维拓展::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表现,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性。
◇课堂探究15(P103):(1)为什么雷锋把为人民做好事看作他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2)一个只想着自己吃好、喝好、玩好的人会幸福吗?一个没有亲情、友情和爱心的人会幸福吗?
◇探究提示:(1)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雷锋把为人民做好事看作他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就是具体表现。
(2)一个只想着自己吃好喝好玩好,一个没有亲情、友情和爱心的人不会拥有真正的幸福。
◇哲理结论15: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课本主要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讲的
(1)走不出自我的狭隘天地的人,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2)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世界,积极投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教材“专家点评”主要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及根本目的。
教材运用“相关链接”阐述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但人们为社会创造价值和奉献的方式是不同的。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作出了贡献,就是幸福的人。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课堂探究16(P104):(1)“没有大家的努力,什么事也做不成”,这句话包含什么道理?
(2)马祖光是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探究提示:(1)个人的生活和发展,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2)马祖光在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时,时时处处尊重别人,无私地帮助、关心他人并自觉维护他人的正当利益。这启示我们,只有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才能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哲理结论16:1、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主要把握三点,首先,明确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人的生存、发展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然后,从反面来论证: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最后,得出结论: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2.正确认识和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1)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2)人的个性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而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
教材“相关链接”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告诉我们,任何人即使再伟大的人物,他的生存和发展,他的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是从实现的主观角度来看的
◇课堂探究17(P105):(1)她的成功之路是怎样走出来的?
(2)人生价值的实现除了具备必要的客观条件外,还需要哪些主观条件?
◇探究提示:(1)她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战胜病魔,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并在为社
会的奉献中走向成功。
(2)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的主观条件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哲理结论17: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人的先天条件是无法改变的,后天的努力却人人都能做得到,关键是看我们愿不愿做、怎样去做。只有不断战胜人生旅途上的挫折和失败才能越走越远,实现人生价值。
◇课堂探究18(P106):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
◇探究提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和把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自觉加强品德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努力学习各科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自觉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心理素质;加强锻炼,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以提高身体素质。
在这里,首先结合“课堂探究”活动,明确个人素质所包含的内容。然后弄清个人素质高低与人生价值实现的关系。一般来说,能力卓越的人,更有可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全面的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应对不同的生活场景,解决多样的人生难题,把握难得的人生机遇,从而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问。
◇哲理结论18: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课堂探究19(P106):艾青的《光的赞歌》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态?对你有什么启发?
◇探究提示:反映了诗人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毕生的精力奉献给社会的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正确的价值观指引自己的人生之路。
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和社会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对我们的冲击,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时刻用正确的价值观支撑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不断前进。
◇哲理结论19: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第四学时 反馈与提高
一、【探究展示】
第一组:课堂探究1~3 同学和老师点评:
第二组:课堂探究4~6 同学和老师点评:
第三组:课堂探究7~9 同学和老师点评:
第四组:课堂探究10~13 同学和老师点评:
第五组:课堂探究14~15 同学和老师点评:
第六组:课堂探究16 同学和老师点评:
第七组:课堂探究17~19 同学和老师点评:
二、【探究拓展】
各组提问:各组就本课学习中存在的疑问按顺序提出。
教师设问:根据学生提问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拓展知识面。
三、【合作再探】
各组内部分别就各组所提问题再一次进行合作探究并用竞答方式进行解决,必要时老师点评
四、【巩固训练】
( )1、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才具有价值。这说明: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问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 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解析:价值是指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因此②说法是错误的,应排除,所以答案选C。
( )2、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这一论断表明
A.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对社会的贡献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小
C.人生价值没有质的差别,但有量的差别 D、社会价值是由个人努力程度决定的
答案:A 解析:B、c、D项本身不正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人生价值既有质的区别,又有量的区别;社会价值是由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决定的。
( )3、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的价值主要通过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出来 B人的价值只表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上 C个人不应当向社会索取 D.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答案:A 解析:注意把握爱因斯坦这句名言强调的重点是什么,他强调一个人应该在为社会的贡献中实现价值,但并不否认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的存在,故B、c项均错误。D项与题干的强调点不一致。正确答案为A。
( )4、对价值观的理解,错误的是
A.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B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D价值观是指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
答案:D解析:该题要求选择错误项,价值观是指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故D项表述错误。
( )5、《人民日报》指出,由于受“以粮为纲”思想的影响,解放以来洞庭湖面积迅速萎缩,其后果是水灾频繁。这一事实说明:①违背客观规律必然遭到规律的惩罚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④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
答案:D解析:此题为组合式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有:违背客观规律的后果、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②矛盾具有特殊性与题干无关。①③④都符合题意,故D项为最佳选项。
( )6、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这说明
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B.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D.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答案:C解析: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的导向作用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故C项正确。
( )7、人们在从事各种实践活动过程中,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过程中,需要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这称为
A.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B.价值选择 C.价值判断 D.正确的价值观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对价值判断内涵的理解,A、B、D项都不符合题意。
( )8、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
A.人们的主观愿望是否良好 B.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人们址卉作出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答案:B 解析:客观决定主观,人们的价值选择作为社会意识,其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这种选择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故B项正确。
( )9、下列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②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 ③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 ④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认识一切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的钥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①是从内涵角度,②③是从意义角度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④说法错误,故应选A。
( )10、“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受;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
A穷人和商人们缺少审美观念 B美因人而异,并无具体标准 C.社会地位和需要的不同,导致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不同D.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的人不可能有相同的认识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人们社会地位和需要的影响,,这一知识点的理解。A、B、D项说法均错误。
( )11、既然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那么,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无所谓对错。”观点中的结论
A.正确,因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属于主观范畴 B.错误,因为衡量人们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是有客观标准的 C.正确,因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错误,因为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答案:B 解析:认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无所谓对错,否定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的客观性,因而是错误的。D项判断正确,但解释的理由不能说明问题,故选;B而排除D。
( )12、我们想事情、做工作,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的立场上。
A.单位或部门利益 B.最广大人民 C.局部、小团体利益 D.个人利益
答案:B 解析: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故应选B。
( )13、下列关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总是一致的 ②二者总是冲突的 ③二者既有一致性,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④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具体利益存在差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集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是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发生冲突,这是由具体利益的差别造成的。故③④正确,①②错误。
( )14、我们之所以说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是因为:①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显示自身的价值 ②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③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④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 )15、对人的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二者是统一的,个人只有在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B.人的价值的实现完全靠个人的奋斗 C.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D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答案:B 解析:注意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个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个人的奋斗,但同时离不开社会与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故B项说法错误。
( )16、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本身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人们在追求个性发展过程中,应该:①把个人与社会统一起来,在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②以“新潮”和时髦作为标准 ③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④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故①正确。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故③正确、④错误。②显然错误。故应选C。
( )17、面对人生旅途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正确的态度是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战胜困难和挫折 B.尽量回避和绕开困难和挫折
C.努力寻求造成挫折和失败的客观原因 D.怨天尤人,悲观失望
答案:A 解析:挫折和失败是摆在人生旅途上的一个个栅栏,我们应勇于跨过每一道栅栏,从而越走越远,逃避、悲观、失望都无济于事,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为A
( )18、生长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当代青少年,应该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创造主观条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创造主观条件,十分重要的就是
A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B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C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D.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A项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与题意不符合。C、D两项虽然是实现人生价值应具备的主观条件,但它们都包含在更符合题意的B项里。所以,应选B。
( )19、“人们总是不断地从当时当地的社会存在出发,提出一个又一个的理想,总是在目标实现后,又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人生价值就是这样不断地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的奋斗中实现。”这一事实说明
A.人们对理想的不断追求是人生价值实现的精神动力 B.理想足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理想对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D.理想对人生有重要意义,是人生前进的方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80487.html

相关阅读: